应急安全教育体验馆设备丨安全警示教育基地方案
安全教育,应急安全教育馆,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应急安全体验馆。
应急安全教育体验馆采用的是“场形式+体验式”的创新性教育培训模式,“一次体验,终身受用!”,对传统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新一代先进信息技术相结合,按照“互联网+”模式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基于虚拟现实的实训资源,采用先进的虚拟现实设备,搭建资源共享云平台,构建可同时满足多专业、多人群、多数据等沉浸式教学、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以及协同教学、虚拟训练、成果转化等一体化多功能综合性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一大批交互性、感知性,真实性感受互动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让学习者体验身临其境操作,全方位满足实训需求、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16年关于印发《公安部消防局201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指出,要强化社会化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鼓励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改进消防宣传培训工作,推动地级市普遍建立社会消防培训机构或培训点,并鼓励和要求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建成不少于1个消防科普教育体验基地,进一步规范中国消防安全技能培训的普及工作,随时接受群众的参观体验。
年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征求《关于深化推进应急(安全)宣传教育体验馆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中指出:为贯彻落实《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推进我省应急(安全)宣传教育体育馆建设,全力打造浙江省应急(安全)宣传教育阵地,进一步加强全省应急(安全)宣传教育体验馆(简称应急宣教体验馆)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应急宣教体验馆‘‘建’’的力度、‘‘管’’的强度、‘‘用”的热度和‘‘育’’的深度,全面建设集参与、演示、体验、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应急宣教体验馆。到2020年底建成500家;到2022年底建成1000家,形成内容、技术、服务、应用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打造应急管理宣传教育阵地浙江样板。
《关于推进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进网站工作实施方案》中鼓励各部门将消防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并要求学校校园在显著位置设置固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栏,有条件的学校设立专门的消防体验教室。
(应急〔2018〕57号)为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和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以及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化部门合作,强化资源共享,切实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强化防震减灾科普阵地建设。
建设集科研、教学、培训、参观、体验、创作于一体的自治区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鼓励各地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增强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和实验室、地震台站等的防震减灾科普功能,突出公众体验和知识互动。依托防震减灾示范学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防震减灾示范乡村,强化科普活动室、图书室、科普知识画廊等的防震减灾宣传功能,并将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纳入防震减灾示范创建考核指标。要加强流动科普馆、科普大篷车、数字科普馆等方面的建设,扩大防震减灾科普覆盖领域。
安全教育体验馆又称为安全科普体验馆、应急安全体验馆、安全科普宣教体验室、安全教育警示基地,其可分为的主题场馆多达十种以上,常见的有:
消防安全主题板块
交通安全主题板块
防灾减灾(自然灾害)主题板块
校园安全主题板块
公共安全主题板块
禁毒教育主题板块
生命健康安全主题板块
生产安全主题板块等
应急安全教育体验馆,安全警示教育基地的建设一般分为I类、II类、III类三种类别,I类场馆不小于500平方米,II类馆的功能区不小于200平方米,III类馆不小于200平方米。
各地部门坚持以政府主导,将应急安全教育体验馆,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当地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规划,广泛引导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数字创新在体验馆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积极引进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AI人工智能、4D、仿真等先进技术,合理配置声、光、电、游戏等互动手段,提升应急宣教体验馆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体验效果,挖掘和完善应急安全科普教育的表现方式和展示内容,构建现代化的应急安全科普体系,成长为新时代的应急安全警示教育基地。
青岛亿和海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海丽雅集团)